作者:李宜靜 中醫師
如今 covid 19 疫情延燒,台灣正在迎接大量確診的時候,就是身邊可能很多人確診,也可能輪到自己,其實對中醫師來講 covid 19 也是一種感冒,只是這隻病毒蠻厲害的,身體對抗它容易損傷。
中醫師一直以來都很認真小心應對感冒,不會覺得感冒沒什麼喔,有給中醫師治療感冒過的就知道,中醫師會把感冒分成:
- 急性期:身體剛接觸病邪(病毒、細菌任何致病因子),正在奮力對抗病邪,可能會發燒。此時,中醫師會開藥嘗試攔截病邪,阻止病邪深入身體,同時幫助身體能夠好好對抗病邪。
- 緩解期:身體跟病邪打仗,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傷。此時,中醫師會開藥治療身體的損傷,持續幫助身體對抗病毒並讓身體修復。
- 修復期:身體大概打完仗了,檢視傷兵如何。此時,中醫師會開藥整理調養身體的損傷狀況,並幫助身體恢復更完全。
- 後遺症期:有些身體狀況因為治療處理照護不當或是身體原本狀況不佳,或是病邪太過強大,戰況過於激烈,身體損傷慘重,就會出現後遺症。此時,中醫師就要來處理後遺症,然後再嘗試讓身體更強壯一點,未來若再次感冒可以輕鬆一點應付。
所以,中醫師治療感冒,很常開立短天數藥物,隨時隨症狀身體改變來調整藥物。而且,非常重視身體的照護與飲食禁忌,以下來看看李醫師趕緊整理出來的發燒應對方式喔,也就是急性期。
發燒就是身體正在積極對抗病邪,如果沒有燒太高,沒有往 39 度上去,身體精神狀況還可以(這個很重要),那不急著積極退燒,可以試試溫水泡澡,穴位按摩等等,多休息等支持性照顧來讓身體好好對抗病邪。
如果往 39 度上去,高燒通常會伴隨疼痛不舒服,可以考慮西藥退燒來治療,讓身體不會那麼不舒服,可以好好休息去戰勝病毒。
如果雖然沒有高燒,但是出現危急症狀,仍需要注意要緊急送醫評估治療。
3 個月以內的小寶寶一旦發燒,可能會是不太尋常的狀況,都是需要送醫去評估治療。
退燒藥某部分來說也算是一種症狀治療,除非是高燒為了減緩疼痛或是因為有熱痙攣體質需要積極退燒,不然不用一直持續保持吃退燒藥的狀態,讓體溫看起來正常。
以上需要積極退燒的孩子除了熱痙攣,還有癲癇、心臟問題、慢性肺疾病等發燒會讓這些孩子的身體一時消耗太多,負擔太大,都要積極退燒。
也不要吃了退燒藥就覺得要馬上退燒,沒有就立馬再補吃,有可能當藥物都發揮作用時會讓體溫降太低喔。
注意排便,一直沒有排便會更容易燒更高,可以嘗試幫助孩子排便,蜂蜜,腹部按摩,肛門刺激等等,如果太多天沒解便,甚至可以考慮浣腸喔。
不管如何,都可以泡溫水澡,然後好好照護。
中藥可以隨著身體對抗病毒的狀態來幫忙,沒有推薦大家積極使用退燒藥不是因為發燒不重要,而是發燒本身是身體對抗病況的表現,如果病情漸漸好轉,發燒是自然退燒,中藥就是在治療病情,不是治療發燒。
其實西醫也是,只是好多家長對於發燒都太慌亂,都很密集的退燒,彷彿沒有發燒了,身體就好了,但是其實會有點把身體的戰鬥能力削弱,幾次之後,身體自我的療癒能力就會比較差。
然而,小朋友的身體發育還不完全,一下子若面對太過強大的病邪,身體對抗能力不夠,有可能損傷來得太急太重,就需要更多更密切的關注與醫療照護,所以小心面對,隨時提供協助(不管是生活上或是醫療上的),小朋友生病,家長真的都會很辛苦。
還有再提醒一次,3 個月以下小寶寶發燒都是不尋常,也要送醫。
另外,如果小朋友狀況還可以,在身體還沒完全恢復之前,有請持續留意生活飲食照護,然後不要激烈運動,大人也是,除了病毒可能讓身體很多地方都在發炎之外(小朋友可能會有有橫紋肌溶解的狀況,會需要急診),運動過度出汗也容易反而讓身體更虛。
新冠疫情大爆發的時期,不管是醫院或是診所,所有的醫療量能都很緊繃,確診病人數量又多又急,很難好好把每一個需要注意的事項交代好,所以李醫師先簡單寫下來,讓大家能夠自我學習與注意。
大家一起互相幫忙體諒度過難關。
還沒確診的,好好保護好自己,輪到自己確診了,就趕緊好好面對治療,讓身體趕緊恢復起來。
每個醫護一定都是希樣大家早日康復的。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