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網站頁籤

2025年5月21日 星期三

皮膚慢性發炎怎麼辦?從飲食、作息到中醫調理的全方位保養指南





總是覺得皮膚乾癢、紅紅的、泛油又長痘?即使用了昂貴的保養品,肌膚狀況還是反覆不穩?

這些狀況,背後可能藏著一個關鍵詞:皮膚慢性發炎。

現代皮膚科學發現,很多肌膚問題其實不是表面髒、或保養不夠,而是皮膚長期處於低度發炎狀態,導致肌膚屏障受損、免疫力下降、修復能力變差。


什麼是皮膚慢性發炎?

皮膚慢性發炎是一種持續性的低強度免疫反應,可能來自外界刺激(如過度清潔、紫外線)、內部壓力(熬夜、焦慮)、飲食不當(高糖高油)與體質失衡。

不像急性發炎會明顯腫紅、破皮,慢性發炎是低調但持續破壞肌膚結構的元兇。


如何從日常中改善慢性發炎膚質?


1️⃣ 飲食調整:從腸道健康開始

  • 減少:高糖、高油、乳製品與加工食品,這些都會刺激皮膚發炎。
  • 增加:富含Omega-3 的食物(如魚油、亞麻仁籽)、深綠色蔬菜、莓果、堅果。
  • 補充:鋅、維生素C、益生菌等,幫助提升皮膚防禦與修復力。

2️⃣ 睡眠作息:讓皮膚在夜裡好好修復

  • 建議睡眠時間:晚上11點前入睡,並確保7–8小時深眠。
  • 避免熬夜與晚吃宵夜,這些都會刺激體內壓力荷爾蒙,導致皮膚出油、冒痘。

3️⃣ 清潔原則:溫和為主,避免過度搓洗

  • 選擇無皂鹼、弱酸性的洗面產品,避免高濃度酒精或香精。
  • 一天洗臉 1–2 次即可,流汗後也避免熱水洗臉。

4️⃣ 保養精簡原則:Less is more

  • 不要過度疊加保養品,尤其是含有酸類、美白、去角質成分的產品。
  • 以「清潔 → 保濕 → 防曬」三步驟為核心。
  • 使用產品越少,皮膚壓力越小,修復效果越好。

中醫觀點:從體內調理,改善皮膚慢性發炎

中醫認為皮膚問題不只在表面,而是與臟腑功能、體質有關。

  • 濕熱內蘊型:皮膚出油、長痘,常與腸胃積熱有關。
  • 陰虛火旺型:肌膚乾癢、紅疹,常見於熬夜、體質偏燥者。
  • 氣血不足型:修復力差、膚色暗沉,需從補養氣血入手。

中醫調理方式包括:

  • 內服中藥調整體質
  • 針灸促進循環與免疫平衡
  • 清熱解毒、養陰潤燥的茶飲或食療

結語:真正好的皮膚,是生活養出來的

皮膚好,不是靠多貴的保養品,而是靠你每天吃的食物、睡得夠不夠、壓力大不大、用的產品對不對。

當你減少不必要的刺激、給皮膚時間修復,配合體質調理,皮膚會慢慢恢復本來該有的健康與穩定。


*本文為健康衛教資訊,實際治療請由專業中醫或皮膚科醫師診斷與調理。


這篇文章看過了嗎?



宜靜醫師的門診表

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