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5年5月22日 星期四

中醫膚質分類解析|4種常見膚況與體質對應調理法一次搞懂





總是覺得皮膚乾乾的、油油的,或是反覆長痘、泛紅?市面上的保養品試了一輪卻還是沒改善?

其實,這可能不是保養方式的問題,而是你從來沒搞清楚——自己的膚質,來自什麼樣的體質。

從中醫角度來看,皮膚狀況是內在體質的外在反映。膚況穩不穩,不能只靠保養品疊擦,還要從飲食、作息與整體體質調整著手。

這篇文章要帶你了解中醫如何分類常見的膚質問題,並搭配養膚建議與生活調理方式,幫助你真正養出健康、穩定又有光澤的肌膚。

---

 

💧 中醫觀點下的 4 種膚質體質分類

以下四大類型是臨床中最常見的膚質問題與體質對應,你是哪一型?

---

1️⃣ 陰虛型|膚質乾燥、細紋提早出現

  • 膚質特徵:皮膚乾、脫屑、緊繃、易泛紅
  • 常見體感:口乾、睡不好、手腳熱、盜汗
  • 中醫觀點:陰虛=體內水液不足,皮膚缺乏滋潤與修復
  • 調養建議:多吃滋陰食材如桑椹、百合、銀耳;避免熬夜與燥熱食物
---

2️⃣ 氣虛型|膚色蠟黃、修復力差

  • 膚質特徵:暗沉、無光澤、痘疤難癒、毛孔粗大
  • 常見體感:易累、氣短、流汗多、免疫力低
  • 中醫觀點:氣虛=氣血推動力不足,皮膚營養供應變差
  • 調養建議:飲食補氣(黃耆、黨參、紅棗)、建立規律運動習慣促進循環
---

3️⃣ 濕熱型|油脂旺盛、痘痘粉刺多

  • 膚質特徵:出油多、毛孔粗、粉刺痘痘多、膚色偏紅
  • 常見體感:口苦、便祕、小便黃、容易生氣
  • 中醫觀點:濕熱困表=代謝差、毒素排不出去,皮膚出現發炎表現
  • 調養建議:清熱利濕食材如苦瓜、綠豆、薏仁;避免油炸、甜食、奶類
---

4️⃣ 血瘀型|膚色不均、色素沉澱

  • 膚質特徵:斑點、痘疤色素沈澱、膚色暗沉、下垂無彈性
  • 常見體感:經痛、血塊多、嘴唇暗、手腳冰冷
  • 中醫觀點:血瘀=血液循環差,養分無法順利輸送至皮膚
  • 調養建議:補血活血(當歸、川芎、黑木耳)、熱敷按摩促進臉部循環
---

 

✅ 養膚從內在開始,中醫這樣說

中醫講求「內外合一」,養膚也不例外。無論你的膚況是哪一型,除了使用對的保養品,更應從日常生活調理、體質辨證開始。

簡單、穩定的生活節奏+對應體質的飲食生活習慣保養,往往比你每天用 5 瓶保養品還有用。

---


💡 小總結|你是哪一型膚質體質?





🧘‍♀️ 結語|健康的膚質,是生活方式的結果


皮膚的狀態,其實是你「整體健康」的外在呈現。當你吃得對、睡得好、情緒穩、氣血足,皮膚自然穩定、透亮、有光澤。

不需要急著換一瓶又一瓶保養品,不妨回頭看看:你的體質是什麼?你的生活穩定嗎?

想知道更詳細的體質調理方法,建議諮詢專業中醫師進行體質評估與對應療法。


*本文為健康衛教用途,實際調理方式請依中醫師專業評估為準。


延伸閱讀:



宜靜醫師的門診表